這是一台微星在 2023 發表的 QD-OLED 32″ 4K 電腦螢幕。訂價是 NTD $32,900。
註:翻拍照片的效果受限於我的相機以及你用的螢幕,參考就好。
什麼樣的人在使用?
- 軟體工程師
- macOS 主力 – 處理日常及工作需求,多視窗作業、文字為主
- Windows PC – 基本上只用來遊戲
- 沒有色彩調校的需求跟相關知識
- 過去用過的螢幕
- 2017 iMac 27” 5k – 蘋果自家的 5120 x 2880 面板
- 2021 MacBook Pro 16” – miniLED + ProMotion 120Hz
- Steam Deck OLED – HDR 遊戲的…啟發者?
- LG 27UL550-W – 27″ 4K IPS ,前一台主力螢幕
- 單螢幕 > 多螢幕 – 個人喜好問題,一直沒辦法把多螢幕環境設定得很順手,而且我有強迫傾向,常常要拿水平尺來確認螢幕有沒有歪,多螢幕的水平、邊框對齊會搞死自己。
—
為什麼選它
原本的螢幕只有 macOS 工作需求,解析度夠,色彩不要爛就好。 LG 27UL550-W ,27″ 4K IPS 用了兩三年除了邊框比較肥之外表現也是中規中矩,還算滿意。
直到最近弄了一台還算主流的PC主機來跑遊戲,螢幕就顯得有點平淡無奇了,換換病發作。於是就想找一台適合遊戲又適合mac(又買得起)的螢幕,衝突的時候以mac環境為主,畢竟賺錢要緊。想了幾個考量:
解析度 & 比例
因為目標是只用一個螢幕,所以解析度能顯示夠多的內容是很重要的。再加上還要支援 HiDPI,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縱向解析度至少要2160。
意外的發現 21:9 很適合我的多工基本設定:兩個視窗左右併排,但看了目前的產品,發現買得起的不適合,適合的買不起。主要的不適合原因是解析度不夠,大部份都只作到 3440 * 1440 ,市面上也有 5120 x 2160 的產品,但有作這個規格的都是高規產品,買不起。
這樣範圍就小了許多:標準的 16:9 4K。
高更新率
用 MBP 16 時發現意外的有感,尤其是看網頁、文件,或是 macOS 最喜歡作的各種動畫效果都很有感。
用在遊戲上就不用說了,電競螢幕標配,電腦硬體夠力的話也真的差異有感,小缺點就是大部份的廠商都把這種功能作在電競螢幕上,但我不想要很花俏的外型。
這個規格沒有個標準,基本的 60, 上到 75, 90, 120, 144 都看過,希望可以找到跟 MacBook Pro 打平的 120Hz。
微星這台的更新率是 240Hz ,超過 2022 MacBook Air M2 的輸出能力,Windows 下基本也只有桌面環境能常態 240Hz,硬體能上去的話真是靠爸絲滑。
區域控光
受到 MacBook Pro (miniLED) 及 Steam Deck OLED 啟發,想要找的特色,對生產力沒有幫助,但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在大螢幕上感受一下。
—t
用了多久
2024/3 購入,到 2024/5 寫文為止用了兩個月。
—
好用嗎?
硬體及週邊
邊框夠窄且薄,視覺效果不錯,它的薄不是 iMac 那種曲線一路收到邊邊的薄,從上面看是呈現”皿”字形:i/o 凸出,但純面板的地方是真薄。我一個人要組裝定位的時候完全不曉得可以從哪裡下手。
內建變壓器,不用拖尿袋,有人認為變壓器分開較好,但我喜歡內建的設計。
位於背面的五向搖桿很容易使用,一隻手就可以操作、OSD反應也很快。
附的線材很兩光,顯示只有一條 Ultra Speed HDMI,DisplayPort 、Type-C 一條也沒有,更新 Firmware 要使用 DisplayPort ,也就是說靠內附的線材是辦不到的。
背後有 RGB 背光,但是一點用也沒有:亮度太低,我螢幕離背後純白的牆約10cm,要背景無光且認真看才會發現有光,比鍵盤 RGB 還廢。
OLED 純黑不發光的的效果驚人,但是有一個大前提:要經過適當的校調,後面詳述。
OSD 及軟體
自動切換的判斷很合我的情境:Type-C 接 MacBook、HDMI接PC,通常 MacBook 睡眠或是 PC 關機,沒有訊號就會切到其它訊號源了,幾乎沒有手動切換過。之前 LG 要把線拔掉完全沒連接才會自動切。
OSD 的反應速度很快。好評。
OSD 沒有音量控制,如果你跟我一樣把喇叭或耳機透過螢幕上的耳機孔可能需要注意這一點。有趣的是,雖然 OSD 不能控制,但是可以透過 DDC/CI (Display Data Channel Command Interface) 來調整螢幕的輸出音量,猜是硬體有支援但微星選擇不作進 OSD。
Profile 的使用邏輯我看不懂。
OSD有遊戲及專業兩個選單,但下面又有不同的模式及設定,像是:遊戲/高階色彩、遊戲/FPS、遊戲/使用者、專業/節能、專業/使用者、專業/辦公客…之類的。
目前是理解成遊戲及專業只是個目錄,下面各個模式是等價的。用這個理解來操作,大部份的狀況下還說得通。
Gaming Intelligence
GI 是 windows 下的軟體,接上另外一條獨立的 USB 線之後可以直接控制螢幕,我用來綁定自動 profile:遊戲中用色彩濃郁糖水加爆的遊戲/高階色彩,平常則選另一個不要加料這麼多的 profile,切換速度很快。
但是沒辦法切成專業/使用者 這個模式。(沒錯,它有兩個 profile 都叫,”使用者” ,其中 “專業/使用者” 只能透過 OSD 切換。)
用起來像那種常見的大雜燴軟體:什麼功能都想包辦,但疊床架屋越加越肥越笨重。
用於 macOS – 多工作業、Coding、文書
硬體
目前的 Mac 是 2022 MacBook Air M2 ,線材則是 OWC Thunderbolt Cable 以及不同家的 Type-C 轉 DP,不同的線除了 Thunderbolt 可以用 alt mode 直接輸出外,支援度沒有差異。
目前最理想的組合 2560 x1440 + HDR + 120Hz 開不起來,一定要捨棄其中一個,稍降一點成 2304 x 1296 + HDR + 120Hz 就可以了,應該是晶片輸出能力或頻寬的限制造成的。
QD-OLED
OLED 的排序有不同的流派,msi 這台就如同產品名稱標示的,採用的是三星的 QD-OLED。而大部份的面板因為液晶排列的關係,無法像傳統RGB那邊銳利,會有所謂的彩邊。作為生產力工具,買之前對這一點是有點擔心的。
拿到實機實際接上之後,首先用慣用的 2x HiDPI (4K 顯示為 1920 * 1080)來感受,文字週邊確實是會有一點模糊感,類似沒有設定成原生解析度點對點顯示的那種感覺。
適應了一陣子之後,發現最適合個人習慣的配置是設定成 2560 * 1440 ,能顯示的範圍跟 iMac 5K 一樣,但從27”升級到32” 更容易利用,上述的模糊感也不會因為沒有點對對加重太多。如果 IPS 面板點對對的清晰度是 100 分,沒有點對點剩下60分,QD-OLED 就像點對點90分、否則剩下80分,考慮要在不同的使用情境及不同解析度下使用,是可以接受的。
iPhone 簡單翻拍:不如IPS銳利,但是還可接受
色彩 (HDR mode)
打開 macOS 設定中的 HDR mode後,整體(包含 UI)色彩會變得很濃郁,有點太濃郁,不確定根本原因。
原生螢幕似乎可以只在有需要的部份畫面上開啟 HDR ,像是 iPhone 或 MBP 有時可以看到影片的光線比旁邊的白色 UI 還亮,看來是個本家硬體限定的功能。
用於 Windows – 遊戲
Windows 11 有 HDR 校正工具,可以讓 HDR 常態開啟,色彩也不會明顯跑掉,這點就比 Mac 強上不少。支援 HDR 的遊戲內也會有校正功能,要記得去依據你的螢幕最大亮度調整,效果才會好。
結
硬體不錯,軟體面偏笨。
硬體上的小缺憾是 MPG 321URX QD-OLED 的黑會明顯被環境光線照亮,在我的環境下比邊框的黑亮一點點,對比之下 MBP 的螢幕不發光的部份更黑,上方的 menu bar 跟瀏海幾乎是融為一體的。
OSD 、Gaming Intelligence 、跟內建的保護機制 OLED care 2.0 都是能動但有點還不夠完整的感覺。
OLED 真的會把眼睛養壞,是屬於用的時候無感,回頭換一般螢幕難以適應的玩意兒。
留言